我们终将要学会接受无常,接受不知所以。
周末无事,想起阿媛在朋友圈分享过一份电影清单,点开她的头像,她的朋友圈里只剩下一条横线。
不是仅三天可见,而是……我看不到她的动态了。我试探着给她发了一个表情,还好,没有被她删掉。
但是,我被她屏蔽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也翻了很多我们以前的聊天记录,始终想不明白她屏蔽我的理由。
我和阿媛是一年前在一次海边徒步的户外活动中认识的。那天我穿了一双挤脚的新鞋,刚出发一会儿脚踝就被磨破了皮。
看见我在费力地粘已经掉下来好几次的创可贴,这个女孩儿二话不说摘下了自己用来遮阳的丝巾,帮我包住了脚踝。
因为两个人恰好都在广州,后来我们又约着吃过两次饭,也一起去爬了白云山。
她辞掉工作回了老家后,我们很久没联系。
朋友问我,有多久没看到她的动态了。我才意识到,我一直想知道被她屏蔽的原因,似乎并不重要了。
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没有主动联系过对方,也没有想起过对方。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都不是对方至关重要的人呢?
我们的好友列表里,似乎有太多的人,只是“加个好友”的关系。
不是加了好友就是好友,不是在朋友圈的就是朋友。
也许你们曾经一见如故过,志趣相投过,甚至心心相惜过。但很多关系,都是有保质期的。很多人,也只有陪你一程的缘分。
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
那些没来得及说的再见,其实没那么可惜。
很多人在你的朋友圈里消失,也不会提前打声招呼。一份感情的中断、结束,也并不一定需要一根导火线。
我们终将要学会接受无常,接受不知所以。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34岁的女高管,年前被公司裁员了。失业的那段时间,她一个人去做了手术。
两个半月之后,她找到了新的工作,身边的亲戚朋友才知道这件事。
被裁后的两个多月,她一直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生活还是照旧,只是变得很安静。好友群的聊天没有参与,朋友圈的动态没有她的身影。
朋友问她:在最难熬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
她回答:我想等好起来的时候,再跟你们说。
我瞬间就被这个回答戳中了。
真正的难过,很多时候都是无声无息的,不会第一时间找人倾诉,也不会嚎啕大哭。
恰是那些没说出口的难过,其实藏着更多的心酸。
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再云淡风轻地跟别人谈起这个事儿。
是他们不够伤心,不够难过吗?
不是的。
嘴上说着生活不就是起起落落的人,心里的难过,大概只有自己懂吧。
很多时候选择沉默,只是觉得说出来,事情并不会因此变得好起来。
那些低谷和难过,也不一定就有人能理解,能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想给身边的人徒增烦恼,不想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于是那些心事,也就习惯了放在心里,让自己慢慢消化。
因为我们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很多悲伤。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大多要靠自己默默扛过去。
看到过一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
有个答案让人觉得心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在努力扮演一个戒掉了情绪的成年人。
难过的时候,不想让家人看到,怕他们担心;抱怨的时候,不能给领导看到,怕他们质疑;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怕别人觉得你矫情,不堪一击......
偶尔心血来潮想发个动态,又担心不适合对所有人可见。
于是,我们习惯当那个旁观者,当一个默默刷动态的人,而不是发表动态的人。
但很多时候,发个朋友圈,其实只是想简单地记录生活,表达当时的心情感受。有时候还会因此和哪个老朋友突然有了互动,朋友圈也是我们和外界链接的一种方式。
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倾向于独自领会,有人偏爱分享。
发不发朋友圈,都是一种自由。
就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每个人都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不幸福,开心不开心,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如果可以活得随性一点,为什么不呢?
不管喜欢与否,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本文作者:鲸落,文章来源:夜听,ID:yeting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