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恰似一场坦白

★ 励志语录——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

作者:延参法师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 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惠能大师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 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当时五祖弘忍大师年事已高,准备传付衣法,就让众位弟子各自作一首偈子交上来,以印证他们的修学水平。上座神秀法师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他还没有见到本性,所以没有传衣法。

这个时候,在厨房干了八个月苦力的惠能,也做了一首偈子,请人代劳题在墙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夜召惠能为其通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随后六祖受命南归,之后开五宗七家法脉,禅法大兴。

六祖的这首偈子为后来宣说的《六祖坛经》定下了基调,每个人的自性都是清净的,都是“本来无一物”的状态,这也正是心的原始状态,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人我,没有爱恨,没有恩仇,没有好坏。这是一种至为简单的简单,是心灵的最佳状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成之不骄,败之不馁,清清静静,自自然然。

《坛经》中有一句偈子大家非常熟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是活生生的活法,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每个人的眼前。如果扪心自问,不难发现,很多烦恼,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自以为是,当我们认为是有人伤害自己时,往往是自己的知见伤害了自我。

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里,是不是有一个 “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我”的学习,“我”的朋友,“我”的财物,“我”的爱,“我”的恨,“我”的快乐,“我”的痛苦……最不幸的是,这些“我”的种种,在“我”的思维里被理解为“我”的人生财富,于是一生牢牢抓住,到死不肯放手。到最后,什么都惦记着,唯独把自己的清净心忘却了。

我们自己有很多的毛病,才会看别人总是毛病,就像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故事一样,内心是佛心,看谁都是佛;内心不干净,看别人就是牛粪。眼里总是看到别人的不对,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心不干净,所以看别人时,不要一双火眼金睛到处抓妖精,说真的,这世界除了我们自己,哪里还有妖精。修行,就是把目光往内看,看自己的毛病,看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坛经》说的: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

无论白天有多么忙碌、多么喧嚣,每夜入睡前,忘记对世界的埋怨和不满,忘记对某些事情的耿耿于怀,没有得与失的反复计算。愉快的、不快的事情都放下,这一刻,让心回归到最简单的零状态,过去的事情不再思量,未来怎样不去设想。如果心没有得到宁静,即使彻夜不眠地思量,也终究是一团乱麻在纠纠缠缠。

人生路漫漫,不去计较,不去分别,看得开,放得下,没有什么烦恼可以不随风,没有什么纠缠可以不平复。烦也好,恼也好;咸也好,淡也好;得也好,失也好,记得你的人生刚刚好。

顶一下 (92
踩一下 (6
上一篇: 生,活,并不等于生活
下一篇: 好日子,坏日子

评论区

表情

共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