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而跟人打交道,第一件事就是交流。
一个人说话的样子,不仅藏着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更能透露出他的人品。
想要看清一个人的品质,从对方发的微信中就能够了解。
01 态度敷衍,爱答不理
那天在知乎上看到一条话题: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放弃一个人的?
底下有人回:“当我向ta走了99步,而ta却一步也未曾向我靠近的时候。”
你买到了过期的牛奶,喝完才发现过了保质期,他却说“脑子不好使也就算了,眼睛也没用”;
傍晚的天空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晚霞如血,你拍给他,他说“就那样,还行吧”;
深夜加班回家的路上看见头顶的那片星星很亮,你告诉他,他说“你可真有闲工夫”;
小区遛弯时看见一对步履蹒跚、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你说很羡慕,他却说“速食时代哪有真爱”;
……
你分享给他自己身边的趣事,他要么不回,要么隔好几个小时不咸不淡地敷衍一句。
直到有一天,你和朋友逛街时发现一家新开的甜品店,刚准备告诉他,但想想他敷衍的态度,淡漠的语气,就立马删了那一长串话。
一段关系的结束,大都是从失去分享欲开始的。
我们都希望遇到的人,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可很多时候,发给对方的消息就像被吸进了黑洞,无声又无息;
即便聊天页面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却也迟迟等不来回复。
有句话说得好,“想要赢取别人的尊重,你就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
不论是爱人还是朋友,收到消息后及时回复,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人品的试金石。
人品好的人,懂得尊重别人,聊天时不让人难堪,有时候没有及时回复,也会解释一下原因,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就藏在平时聊天的细枝末节里。
真正值得交心的人,不沉默,不敷衍,不冷脸,你向ta走进一步,ta也会向你跨一步过来。
02 有事找你,无事远你
久不联系的老同学突然在微信上问你“在吗?”,多半是有事找你帮忙。
你帮完之后他就隐匿,有事了再来找你,而一旦你有需要,就各种推诿,甚至刻意疏远。
这样的人,需要你时才把你想起,即便与你再投缘,也不要结交,时间久了,只会让人心寒。
前阵子,阴差阳错下和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加上了微信。
毕业多年未见,一开始自然是聊得十分起劲,各种学生时代的糗事也是一下子都涌了出来。
但后来慢慢就感觉变了味儿,她是在微信上卖代理水果的,一开始让照顾生意也是“义不容辞”的事。
可后来联系没了,倒是隔三差五冒出来:“朋友圈第一条帮忙点个赞”、“拉你进个群,明天退了就行”……
碍于老同学的面子,想着也都是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帮就帮了。
但一次、两次、无数次后,帮忙仿佛成了理所当然,对方甚至连句“谢谢”也不说了。
这样的交情,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就像电视剧《我是余欢水》里,吕夫蒙需要借钱的时候,和余欢水称兄道弟,互诉衷肠,余欢水激动之下将钱款借出。
可余欢水需要钱向“好兄弟”要回的时候,吕夫蒙却各种推脱,就是不还钱。
看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关系,是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但却忽略了,这里的联系是“相互”的,不是你一方有难,我八方支援,而我有难,你却充耳不闻。
这世上没有挤不出的时间,只有不想赴的约;也没有一味装傻的人,只有不肯付出的真心。
虚伪的人很快就会断了联系,疏远的关系慢慢也就没了音讯。
一份关系,肯定是相互尊重、彼此提携才能走到最后。
03 乱嚼舌根,无事生非
中国有句老话,叫“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
每一个喜欢背后嚼舌根,搬弄是非的人,看似在口舌上占了上乘,污蔑了别人,其实出卖的是自己。
因为从他造谣别人是非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素质和人品就已经被挂在悬崖边上,迟早有跌下去的那天。
闲话往小了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两句谈资,但往大了说,就是恶意攻击、随意伤害别人的武器。
有些人永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别人升职了就说靠的关系,别人发财了就是赚黑心钱……
殊不知,背后说人者,指不定什么时候也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料”。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在背后谈论别人,更不会使坏传播别人的隐私。
真诚和信任从来都是相互的,你让别人感到靠谱,别人才会来靠近你。
人前不论是非,人后不道长短,这才是做人最好的教养。
人这一生,无时无刻不处在人际关系中。
心与心是两两相望的,情和情是二者对等的。
做人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真糊涂;交友可以少计较,但不能没原则。
唯有分得清好坏,辨得明真假,才能远离无效社交,收获真心朋友。
接下里的日子里,愿你遇到的人都善良有爱,不敷衍,不糊弄,不辜负,真心待人,靠谱做事。
愿你遇到这样的人,并可一生为伴!
(本文作者:一本叔;文章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