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为“出钱便是爷”的人
宝妈群里有个群友,半年内换了五次育婴师。
每次换人都跑群里抱怨一番:
这个育婴师每天晚上吃完饭还要下楼溜达,难道我是花钱请她来遛弯的吗?
我家宝宝最近跟我不亲了,反而很喜欢那个阿姨,难道我花钱请人来抢我儿子吗?
今天我让阿姨帮我打扫卫生,她居然说育婴师只负责带孩子,不负责家务,我花钱是找气受的吗?
诸如此类。
起初,大家纷纷安慰她,给她出主意,后来,就有人质疑了:育婴师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啊?
再后来,她抱怨她的,群里却没什么人回应她了。
有一种人,从不反思自己的标准是否有问题,总是仗着自己是花钱的一方,不分对错,对别人颐指气使。
花钱,可以买来服务,却买不来对错;花钱的人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却没有任性妄为的权力。
习惯用钱来讲理的人,不必与之讲理,他想摔在别人脸上的钱,迟早会回来打他的脸。
02 认为“我无所不知”的人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跟一个眼界有限的人讲谋略,是徒劳。
你永远也无法让一个自以为是的人看到他认知以外的世界。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评价事物,更加不能认识到自己本身能力不足的问题。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来无知却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跟这种人,不必讲道理。(飞信网人生感悟 https://www.fx99.cn )
就好比那则有名的故事:子贡与人争论一年到底有三季还是四季,争执无果,请来孔子评判,孔子观察对方后说:“一年有三季。”
孔子的解释是:“那人一身绿衣,分明是个蚱蜢,他的一生只有春夏秋三季,在他的认知里,根本就没“冬天”这个概念,与之争论没有意义。
03 认为“我穷我有理”的人
电视剧《二十不惑》里,贫困生王薇借了姜小果300块钱,很久都没还。
手机掉马桶急需换新手机的姜小果,有一天知道王薇获得4000元奖学金,就去找她还钱。
可是眼瞅着她买新衣服,买新鞋子,就是不还钱。姜小果实在看不下去,催她还钱,可是她却凭借自己“穷”当众煽动同学的情绪,攻击姜小果不同情她。
有个表哥也曾经跟我妈抱怨:“我现在创业这么难,找我叔借点钱,他都不肯,他那么有钱,帮帮我怎么了?”
一向疼他的妈妈却反问他:“你叔创业难的时候,谁帮他了呢?他的钱挣得容易吗?他凭什么必须帮你?”
哲学家罗素曾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所有人的钱都是辛苦打拼来的,拥有得多只是因为曾经付出更多。
穷,可以被同情,被帮助,但这并不是别人的义务。
人,口袋可以穷,心却不能穷。穷,恰恰是努力的理由,不是抱怨的借口。
当穷变成了一个人不讲理的保护伞,还是少招惹他为妙。
04 认为“我弱我有理”的人
今年闺蜜生日,我想给她惊喜,就偷偷发了快递给她。可是她生日过去了好久,也没有跟我提起这件事。
我一问,才发现,她根本没收到快递,我们就开始追查快递的下落。调查发现是快递员工作失误,把快递放丢了。
在我们找快递公司索赔的过程当中,快递员拒不配合,而且态度恶劣,一直强调自己风里雨里工作很辛苦,生活不容易。
他对我们追责的行为表示非常气愤,认为我们对快递员没有同情心,却对自己的工作失误闭口不提。
我俩非常无语,作为资深剁手族,我们对快递小哥自然是尊重和感激的,但是对于这种出了事就甩锅的人,却是真心无法尊重。
生活中真正的弱者确实容易得到同情和原谅,但是如果自甘于此,有恃无恐,得到的就不是同情,而是无情。
“弱者”身份滋生出“强者”的思维,就是道德绑架。
每个辛苦打拼的人都有自己弱势的一面,但大多数人都是本本分分做着自己的事,承担着自己该担的责任。
如果每个人都拿自己弱势的一面来凌霸他人,这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对于这种人,与其跟他们讲道理,不如把他们交给规章和法律。
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有人错得离谱,却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并且理直气壮?
有个高赞回答:每个人的是非标准都好像是一把尺子,有些人尺子就是歪的,所以他量出来的结果就总是歪的,而他却不自知。
永远认为自己没错的人,才是错得最离谱的人。
永远认为自己有理的人,注定跟他讲不通道理。
所以,省下与他们纠缠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值得的事吧!
(本文作者:豫妍,文章来源:皓然成长,ID: growing-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