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轮转,荣枯有时。
近日读到作家七堇年的一段话:“奈何世事无常,人无常,爱无常。花辞树,以叶为美。叶落尽,以枝为姿。枝若朽,以根为雕。感情若如四季,我愿如良木。”
时之岁末,万物冬藏。何为冬天的良木?
想起三位老友,它们相约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或是迎风生长,或是静数流年,或是暗香浮动,享受着这岁寒的清欢。
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爱它们,为其写诗,入画,吟诵,只为将那份风骨气韵留存下来。
良木可栖,大美无言,赋予我们对生活永不失望的能力。
01 松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天气最冷的时候,只有松柏不凋,挺拔如初。
它们像生命的守护者,就算悬崖峭壁,哪怕狂风暴雪,它们毅然地,安静地,生长着。
中国人爱松,是爱它的古色古香。雪中松,宛如一位睿智的老人,繁华落尽后,缓缓走在深山幽谷之中。
作家雪小禅曾说,年轻时像花,喜欢花红柳绿的衣裳,唯恐无人不知。人到中年,越活越如一棵老松,喜欢一切沉静内敛的事物。因为懂得要“保持住最好的孤独和内心的清宁苍劲”。
李白有诗云:“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雪中青松,是要告诉世人:独立而不惧,年华尚好,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怕什么孤独终老。
02 竹
晚明文人高濂曾在《山窗听雪敲竹》里说:“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
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竹虽不能如松般岿然不动,却依然一片翠绿。于竹而言,就算生不逢时也得不屈不饶地节节生长。
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他来说,没有竹子的居所会让人俗气。
可在白居易看来:“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人一旦遇见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就能创造出无限可能。
可我更爱雪中竹。一夜北风呼啸,推窗一看,青翠的竹叶上是细细碎碎的雪白。恰如一抹留白,无声胜有声。
竹有雅韵,是在提醒人们,若想生机无限,需要给予生命以留白。
“留下的,应该就是最重要的那个”,留白之处,自有草长莺飞。
03 梅
梅,岁寒三友最美的存在。
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数枝红梅凌寒怒放。就像在生命的绝望之境生出的希望,微小却灿烂。
在古人眼中,梅花以稀、老、瘦、含为美,尤以雪梅为绝。“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王安石爱梅,“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梅是他眼中的香雪,清韵自来。
林逋自称“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是他一生的挚爱,不仅是情态,更是爱她的灵魂。
鲁迅曾说,“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只要一息尚存,总会生生不息,和中国人勇敢又忍耐的性格不谋而合。
梅之绽放,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丧失对生活保有希望的能力。
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岁寒三友,清欢自知。凛冬已至,未来路长。
无论这一年是否彷徨,是否失望,唯愿你我皆能如良木一样,在困境中不急不躁地成长,不慌不忙地坚强。
相信只要度过这个冷冬,定能花开满枝,笑靥如梅,谨以此文与君共勉。
(本文作者:物道君;文章来源:物道精致生活,ID:wudaoji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