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随团考察农村精准扶贫,一个叫宋堡的村子修建的农村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石磨、石碾,风车、风箱,犁、链键等勾起我儿时的记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这些东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些劳动工具也就成了永久的记忆。
小时候还没实现农业现代化,庄稼从种到收完全是传统手工作业。播种时用牛拉犁,一人扶犁,一人丢种子。前面犁、后面种,一前一后协同配合。犁沟要直,后一行埋前一行种子,来来回回,直至犁完种完。每隔四五十分钟,可以插住犁让牛休息休息。这时,扶犁者就地一蹲,点一锅旱烟解乏。小孩子最高兴的就是坐刺磨了,地种完,为了使土地更平整,把土疙瘩尽量弄碎,要么用耙子耙,要么用刺磨磨。让牛拉一个用荆棘编成的长方形刺磨,上面站一小孩,手抓牛尾巴,赶车般威风凛凛。
特别是夏天麦子上场,需要碾晒脱粒。把成捆的小麦逐一摊开,套一对骡子拉着石碾子绕着圈碾压。让骡子放开四蹄尽情地跑,碾过头遍需饮水吃料,人们则忙着翻场,然后再碾,直到麦杆被碾成尺余长的麦草后,才起场、扬场。然后筛的筛、装的装,一副繁忙景象。若遇上雷阵雨,亲戚朋友和邻居会自发地赶来帮忙,抢在暴雨落地之前,把己经脱粒的粮食装袋,未脱粒的连麦带草堆放整齐,用塑料布盖严实防雨。
如今,旋耕机代替了牛拉犁,脱粒机代替了骡子碾场,效率提高了,农忙时的乐趣也减少了,各家忙各家的、各自忙各自的,那些陈列在农村博物馆里的农具成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了我难以忘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