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五,故乡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也是值得回忆和最难忘的。
每当元宵节来到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盘算着怎样热闹一阵子,男女老少土法上马扎彩灯,是夜吃圆子、年糕。除了这些活动外,还有妇女“走三桥”和“扛中柱姑娘”、“门臼姑娘”的民俗传统活动,充满着浓浓的民间民俗乡情和民俗文化风情,成为元宵节的一道长久的闪亮风景
【一】。
扎灯。扎彩灯是闹元宵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节目。这个时候,只要走进每家的堂屋里面,就会看到每家准备制作灯的竹子、篾片、彩纸、砂皮、铁线、桐油等堆放在一起。有些人家还从其他地方借来喜欢的做样品灯,然后模仿着用芦苇杆扎出自己喜欢的灯,在此基础上再反复修饰,直到满意为止。扎灯时先扎框架,然后确定点灯位置,再糊白色纸、黄色纸、红色纸,五彩缤纷。有的人家还创造性地用巧手剪出图案,粘贴到灯的四周围,里面立一横竹片,可以插上蜡烛,一矣点亮蜡烛,四周的图案就会在灯光映照下变得十分美丽,栩栩如生。为了避免淋雨,有的人家还会在灯纸四周刷上一种嫩黄色的桐油,刷了这种油的灯就不会被雨淋坏。
每家做成的灯大多不会相同且年年有创新。有的像虎头,有的像龙头,有的像鶴头,有的像鹰头,有的像鸳鸯,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公鸡,有的像兔子,还有的像鱼头等。稍高级的还会在风的吹动下旋转。每一种灯都会表达一种特殊的含义。如:年年有鱼、百年好合、花好月圆、虎虎有生机等。一盏盏灯充满着想象的活力,不仅展示了乡村农民良好的艺术功底,而且还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传统艺术风格。
【二】
到了元宵节前一天,家家都要把用水浸透的糯米拿到粉厂去加工,经石磨或粉机的碾磨,糯米很快成粉,白色的,浓浓的。到了元宵节的晚上,村里家家做圆子。这圆子有肉馅料的、赤豆沙的、芝麻的、荠菜的、花生的,品种很多。除了圆子还有馄饨、年糕、香糕。
土灶上,家家都是大铁锅子,根据人员多少,烧煮了就吃。吃圆子时,一家人说说笑笑,共祝来年有个好收成。吃圆子是意味着全家人要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吃年糕表示年年攀高和高升的意思,都是一种对生活富足的渴望。有时,吃圆子时,还会开展猜迷语活动,还要根据自己吃到的馅讲一句最美的话。比如吃到了芝麻馅的圆子,就会说:芝麻开花节节高;吃到了赤豆沙馅的,就要说:少时不肯苦,大时不会红;吃到荠菜馅的,就要说:荠菜开花落地香。总之,没有统一答题,只要意思对就算通过。所以,这一餐晚饭特别有意思……
吃好圆子,每家每户的大人小孩都会很自然地走出家门,点爆竹,在地上的屋角插点了火的棒香,据说能驱鬼神。这时,村里家家场园里便热闹非凡。没一会儿,就有人拎着灯笼走到村口的大路上展示,这些活动都是自动的,自发的。不一会儿,就汇成了灯的长河,大家你来我往的观看,互相比较,看谁家扎的灯最美、最好,像是在比赛一样。
【三】
月上树梢,大路上,各色名样的灯一字儿排开,每当这时,一路上总会扬起一阵笑声。拎到大路上的灯都是各家的精品,是展示,更是一种比赛。有的灯不仅会转,而且四周围还贴满了神奇的画,这些画有三国演义、杨门女将、红楼梦……反正,灯上的图案都反映了一种喜好,把大人和小孩子们喜欢的经典人物和故事展示在大家的眼前,看了会引起无穷的联想。一盏灯上一个故事,有的拎着灯还讲起了文学名著中的动人故事。成为乡村大路上一道艳丽和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每到这时,大家还会提着灯笼互相比较,使欣赏的过程成为艺术交流的过程。当月亮升上树顶的时候,队伍越来越壮大,在龙灯、虎灯、鱼灯的带领下,队伍沿乡间的大路浩浩汤汤行走开来,像一条游龙,闪闪发亮地在乡间的大路上晃悠开来。
【四】
除了观灯、游灯外,元宵夜的其他节目该是属于女人们的专利了。按习俗,女人们会结伴提着灯去走村外河道上的三座桥,据说每年走“三座桥”,就好比上天堂,会迎来福气,赶走邪气。
那时,河面上桥少,除石桥外大多是木桥,走“三桥”一般要化一个多小时。走“三桥”开始,女人们都自发集中在村口大路上,大家提着灯笼,手拿点燃了的棒香,一边走一边黙黙地自我祝福。每走到一座桥头,会在桥边上的土中插一枝香,然后许个愿。据说这样的走“三桥”有几大好运:一是敬了桥神、路神,以求得来年财运广聚,路路通顺;二是求来好风水,桥头有风,桥下有水,有了好风好水,来年才会风调雨顺,丰收连连;三是敬“猛神”,盼望来年能驱逐农田里的虫害,保佑庄稼丰收;四是走路能健步如飞,能驱逐病魔;五是求得生孕,特别是一些还没生育的女子会争着积极参与,看到木桥上露出的钉子,会自动地去摸摸,祈祷来年生个大胖子,长大了好远走高飞不知累。走“三桥”是乡村元宵夜的一道别样风景。有时,一些小男孩也要吵着跟在队伍里,但他们必须安习俗妆扮一会女孩,头上要扎条花头巾,身上要穿件花衣服才行。走“三桥”行灯是一这种民俗文化,久传而不衰。在走过最后一座桥时,大家还要在桥上唱歌、欢呼跳跃,表示欢乐、成功,吉祥。这时,碧绿色的河水中会倒映着人群和各种各样的灯,美丽的月亮也会伴着灯一起在水中游动着,是元宵夜的又一道闪亮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