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春的气息散文

前几天,几个同学到莲城玩,带他们参观了景区名胜,边玩边聊天。有同学问:莲城最有名小吃是什么?

“那就多了,不过要说到最有名的特色小吃,大都是在民间,比如……”这时就想到了王老倔猪蹄。

早就听人讲过王老倔猪蹄味道鲜美,与众不同,王老倔的倔劲儿更是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关于王老倔的倔事儿,民间街坊传出来的版本各不一样,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事儿,都围绕着他的倔脾气,加上大家绘声绘色的演义,听上去像是相声小品:

客人说:“老板,上四个拼盘儿。”王老倔回答:“我这儿不是瓷器店,不卖盘儿。”客人连忙纠正:“上四盘菜。”王老倔又顶了回去:“装到盘里都是菜,你到底要啥菜!”

客人吃猪蹄想配点大蒜:“老板,蒜!”他明明知道客人要大蒜,却答道:“吃完再算,急啥哩?”

客人说:“来盘耐叨的(花生米)。”王老倔回身上了一盘黑芝麻:“这最耐叨,叨吧。”(注:在地域方言中,叨就是吃的意思)

凭借着高超的厨艺,加上独特的脾气性格,王老倔的名气是越来越大,方圆百里提起他的这些小段子,说的人是边讲边笑,听的人好奇心加巨。我也一样,在好奇心的日益膨胀下,总想找个机会去品尝名声在外的王老倔猪蹄,当然,也想见识下这位名扬百里的王老倔是否名不虚传。

把美味与怪老头的事情向同学略加夸张地描绘后,几个人眼中闪着急切的光,胃口与好奇心同时被调动。于是,说走就走。车一调头,径直奔向七十多里外的王岗村。

正是春深时,风轻拂,花初绽,耳畔有鸟鸣、树梢颤动的声音。不时有一片艳红、雪白、浅粉映入眼帘,那是杏花、梨花、苹果花,在红墙蓝瓦的村庄里,开得灿烂夺目。柏油路面平坦宽阔,两旁的杨树高大挺拔,树叶相连,形成一个绿色的长廊,人像在画中行走。

一路上就是这样的景色,难怪有人说春天不必外出旅游,处处都是春色处处都是美景。在导航的指引下左转右绕,终于到了王岗村。

王岗村不大,在县城的东北角,没有村办工厂,没有工业企业,村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然而王岗村却很有名,名声在外的不是村庄,是村里有家饭店,挂的招牌是王老倔饭店。

饭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饭店老板是一个怪老头,大名叫什么很少有人知道,大人孩子都在称呼前加上“老倔”,或者老倔哥,老倔叔,或者老倔爷爷。无论叫他什么,怪老头从不答应,只是一个字:说。

饭店就在村口路边,清晰木制招牌,几个红色大字:王老倔饭店。门前是一条小路,还没有到中午时分,小路上就停满了车。看看车牌,许多还是外地车辆。找停车位时,后边有车辆按喇叭,一个人从驾驶室伸出头冲我们喊:别找了,院里不让停。

“那么大的院子为啥不让停车?”我很是疑惑。

“你没来过吧?这的规矩多着呢。”那位司机神秘地冲我笑着,然后倒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难道这成了皇宫,步步惊心。”不好意思地向同学笑笑。

“这规矩少见,看来这老头还真不一般。”未见到王老倔倒先是领教了这儿的规矩。同学越来越好奇了,没等停好车就直奔饭店。

院子很大,靠右墙搭着一个葡萄架,刚刚出芽的葡萄叶想形成一个凉棚,努力向上生长着,葡萄架下一张桌子几把竹椅,桌子上还摆着两个水杯,看来是客人小坐的地方,墙边种着几颗桃树,粉色的花朵碧绿的枝叶,有几枝还调皮地贴在墙上,像课堂上打瞌睡的孩子,给小院增添着浓郁的色彩。饭店门口没有服务员,小院里也没有人迎接,进出自由。透明门帘一掀开,猪蹄的清香弥漫过来。餐厅,放着六张小长条桌,十几个小凳子,简陋得有些寒酸,却是坐了不少的人。

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没有人招呼,也没人沏茶倒水。旁边的食客边吃饭边低声闲聊着,没有喝酒后的划拳声音,也没有大声的说话声。靠东边的一间隔成了厨房,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一个年轻男人正在拉着烩面。柜台上放着刚卤好的猪蹄,一个约60多岁的老人正在切肉。他高高瘦瘦的,戴着白色的厨师帽,围着白围裙,紧绷着脸,脸色幽黑,没有一点笑容。

这个怪老头就是王老倔。不苟言笑的他做得一手好饭,煎、炒、烹、炸样样在行,最拿手的还数卤猪蹄,那可是名声在外的招牌菜。每天食客云集,十里八村的是买了拿回去吃,还有许多人是从邻近的县城、乡镇开车几十里而来,一是为了尝鲜,还有一个就是好奇心了,都想看看这个王老倔是啥样个人。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上一篇: 难忘故乡的那条小河抒情散文
下一篇: 难忘海南两种树优美散文

评论区

表情

共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