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县境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自南向北流淌,名曰夫夷江。夫夷江畔有条老街,名曰白沙老街。白沙老街的对面,是国营白沙园艺场,从前叫旱农场,是一个寻一口水喝都为难的地方。那里就是我的家所在地。
1985年,场子里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实行了责任制,场子里的职工放开了手脚,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了,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你从那里路过,看到的是绿油油的桔园,红红的果子,好一派果园风光。
责任制时,场子里的桔园按照人头被分割为若干小片替代了微薄的工资,分给职工自主经营。桔园里活儿是体力活,不付出体力和汗水是没有收成的。责任制后不久,一些职工进入老龄,即使天照应,有了收成,也难以将果实变为钱来养活自己。这又让一些缺少劳动力的职工家庭陷入新的困境。对场子里的职工来说,柑橘脐橙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穿衣吃饭的依靠。加上当时交通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销售成了难题,于是有了“守着果子,饿着肚子”的难堪局面。
有民谣在暗中流传——
园艺场,好是好,
柑橘脐橙呷不了。
要是果子卖不出,
可惜饭都呷不饱。
这首民谣虽说有些偏颇,但毕竟是当时部分家庭的真实写照啊。
俗话说“一夜老蔸茶,一年老个爷(ya)”。年岁不饶人,自家的父母也日渐衰老,害怕重蹈别人“守着果子,饿着肚子”的老路。妻子常在我耳边叹气:“这怎么好啊,老的老小的小,你又在外……”是啊,妻子一人要招呼一家老小,体力活我帮不上忙,微薄的工资又不够花销,看着眼前的处境,我唯有沉默和暗自伤神。然而,就在这郁闷之中,低保、医保政策相继惠民,2003年后又有了新的退休政策,而且退休金额如芝麻开花,逐年上升,不但减轻了青年职工的思想和经济负担,而且解了老年职工的后顾之忧。现在每月拿着存折替老父老母,从银行取出花花绿绿的钞票送去,老母亲逢人就说:“哎呀,现在搭帮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有了咯一千多块钱一月,呷和用完全够了,只想多活几年,多过几年好生活就好了。”
我说:“娘,你苦了大半辈子,呷了不少苦。现在国家的惠民政策咯样好,有钱了,你莫攒,想呷什么就买什么呷。”
“晓得,呷嘎又有来。”老娘满脸笑容,比当年我考上学校还笑得甜蜜。
老父亲虽没有进过学堂门,对国家大事却十分关心,他说:“照咯样发展下去,好生活还在后头。”
正如老父亲说的那样,职工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天增岁月人增寿,年轻的妻子渐渐也成了老伴,2009年10月,年满55周岁的老伴在场子里退了休。她拿着退休证,领着退休金无不感慨的对我说:“想不到我和你一样,还有工资领。做梦都冇有想到有这一天。”
我说:“你就放心享福吧。”
她不领我的情,说:“我享国家的福。”
我知道她跟着我吃过不少苦头,我就对她说:“我们只能享党和国家的福。”
老伴笑着,数着票子。她有了这幸福灿烂的笑容,似乎陡然年轻了十岁。
享国家的福。这话说得多好,我们全家都在享着国家的福。老伴退休不到三年,退休金已上升到每月一千多元了,于是她敢跟我这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上抗衡了。她撒娇的说:“男人好,还信不得党的政策好。现在我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了。”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伴,现在有了退休金,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成了国家工作人员一样。我也不再是“半边户”,我在心里说,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
现在我又将思绪拉回到从前。
白沙园艺场座落在夫夷江畔,可谓依山旁水。谁也想不到的是,却因缺水素有旱农场或干农场的不雅之称。但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水滋润的地方,偏偏害怕下雨,更害怕下大雨。一旦大雨降临,乡邻们就会一个个的望着天,愁着脸,搓着手,既是问苍天又是自言自语:“明天晓得河里会不会涨水?要是又涨水,这何得了!”
白沙河段很容易涨水。涨水会怎样呢?
夷江水不知弯了几道弯,弯到了白沙这个地方,河床陡然没了形状,河西是一片开阔的弯地沙滩,没有堤岸,也没有固定的码头,洪水一来,成了一片汹涌汪洋的海,河面比平时要宽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