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希闭上双眼抱紧双臂......孤独本是人生常态,又何苦执意追逐?让自己和别人难受?你的情商为何如此低?当冷静的直面内心时,她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天空的雾霾不是一朝一夕的集聚,它影响人的健康让人心情压抑,令人向往蓝天白云。而心霾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在违背心愿的积压中,终会呈现爆发。与其说沈希违背了苏虤的意愿,不如说是他们是契合度的距离和磁场与磁频的关系。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沈希的修行还不够,性格里需要调适的东西还很多。即使他们难得相聚,然而眼和耳并没有回馈他们蓝天鸟啭,雾霾污染了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看不清方向……她自责她理解他的不安,但很意外很不适应他的态度。她宁愿一世清欢也不愿在自己或对方释放的雾霾里难过度日。
有人说:“我爱你是爱自己的渴望?”很有道理!爱情让我们此生第一次有机会看到自己,因为你爱的人很贴近自己。在寻找一个与自己有同感的眼神、价值观、生活品味、文学品味、处事观......但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愉快。就如沈希和苏虤,有赏心悦目心花怒放的相似,更有惊讶意外威胁性的差异。波特莱尔写过一首散文诗,一个男人花一天的时间跟一个他准备要爱的女人漫步巴黎街头。因为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意见相同,到了晚上,他确认自己找到了那个灵魂契合的完美伴侣。口渴的他们走进一条大街上的豪华咖啡店,他注意到一个工人阶级家庭模样的人靠在咖啡店玻璃窗边看着店里优雅的客人。贫穷的围观者看着内部富丽堂皇的展示,眼里充满惊奇,这让他感到对自己优人一等的地位感到怜悯与羞耻。他转过身看他所爱的人,期待在她的眼里看到同样的反应,但这位他准备与之心灵相契的女子生气地表示她受不了这群穷人瞪大眼睛在一边看,要求老板马上赶走他们......其实每个追求爱情的人不都会遇到这么一刻吗?寻找一个跟自己同感的眼神最后找到一个悲喜交加的歧异。也许我们真正爱上的是好奇是神秘,哪个很少泄露自己生活,又很少从TA脸上或声音里读出端倪的人。在想象中要多美好就有多美好。那个自己渴望的人......
有人说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其实不尽然吧?这要看个人追求,自感和他感的立场。你不知道对方的内心感受。不知道对方对幸福的定义和幸福元素的认知。被爱幸福的条件应该是对象是自己的爱人!但爱情一定是美好、痛苦、成长的经历!恋人以爱的特殊身份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心甘情愿,为恋人释放潜力,改变习惯、关心美、关心承诺、关心幸福、关心对方的感受、甘愿束缚、成全与牺牲......没有其它时刻会比爱恋时期更关心这些议题和精神。这是生命领域的扩大,伴随爱情而来,却能在爱情退却以后,继续成为我们最好的品质。
有人说爱的起源是为了逃避自我与自身的脆弱,其主要方式是与美好的人有力量的人的情爱联盟。沈希觉得自己也算是个美好的人,但她在情感上总差了那么点运气,欣赏的敢走近她的异性有高度但注定不单纯;单纯的又不是她欣赏的。这让她无奈沮丧!“难道我就不值得拥有一份简单纯粹的感情吗?”只怪自己对人生不将就以待;然光阴如驹岁月藩篱!如果有一天被爱是自己渴求的,刚好对象又是自己喜欢的,那是多么欣喜和幸福?两个有同样依赖需求的人,在一起是件多么奇妙浪漫的事。但在她这段说不清放不下的感情里,似乎只有沈希在依赖,虽然苏虤也接受了她的依赖,担负了载人与被载的责任。但令沈希有说不出的酸涩!有人说单恋也许痛苦但痛苦得安全。因为伤害的是自己不是别人,那是自作自受苦甜参半的个人感受。如果是双向的就不是单纯的被伤害,而要负起伤害别人的责任。但责任是很大的负担。苏虤是基于这个因素与沈希保持着距离吗?难道他们的阅历和高度还不值得品味那些美好和痛苦吗?但情感是第三者无法感受和体会到的个中滋味!沈希心中有很多缺失和匮乏。如果没有匮乏也许就不会渴望爱了?然而,爱能填满她的缺失和空白吗?当苏虤表现出匮乏时她会伤心自责!她处理不好与苏虤之间的矛盾只找到与自身问题的复制。
沈希带着感激和仰慕走进苏虤的生活。他幽默而睿智像个智者,沈希像找到了她人生的偶像,欣喜又紧张!可当看到自己的偶像有孤独脆弱的时候,就自然的放弃只去仰望的被动性,放弃躲在崇拜背后,而把自己当成缪斯去施予关爱,不管对方是否需要。这种行为善良天真也有些可笑。从心理角度施予就是为了坦然的索取。当然这属于心机目的型人的逻辑步骤。对于沈希来说,是思维驱动下脑电波的共振与交流的产生......但如果施予给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束缚,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愚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