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你踏进延安这座知名的小城,走遍延安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会看见一些小店的门头匾额上写着“延长饸饹”字样的招牌,隐约间似乎也成为了延安城的一道风景!
“饸饹”一词的来由,已经无从考证了,且“饸饹”二字是否确切,也无人定论。所以,二字的写法亦颇有争议,几多花样。后人牵强附会从字典里拼凑了这两个字用以公示大众,人们就以讹传讹,以为真传了。正可谓:“错误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者”是也!
笔者以为,“饸饹”乃是据其
“河里捞出”的意思而得名,原名应该是“河捞”。试想:白皙、浑圆、细长的面条从翻滚冒花儿的开水锅里捞出的时候,操作者似乎是从滚滚的河流中捞出了成果和喜悦,顺嘴叫出:河捞!河捞!千百年来,久经演绎,便成了今天的“饸饹”也未可知,期间也隐喻了人们渴望在河中捞财、梦想发财的愿望。正确与否,猜测而已。无需考证,估枉矫之!
饸饹(音:helao):乃是陕北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面食,其种类分为白面饸饹、荞面饸饹和玉米面饸饹。
饸饹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做一种木制的架子,架子的主梁上凿一个圆洞,洞的底部蒙上一块铁皮,铁皮上捅开蜂窝状的小眼儿。用的时候,在洞里填上事先和好的软面团,然后用一根带着同样口径的木槌塞进圆洞里,利用杠杆的原理在洞里挤压,浑圆、细长的面条就会从底部的蜂窝状小眼儿里直接进入了开水锅里,说白了,其实就跟汽车活塞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无从考证这种颇具智慧的工具是何年何月、何朝何代由何人发明创造的!
饸饹煮熟后捞在碗里,浇上调制好的汤汁即可食用了。
饸饹的汤,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柿子鸡蛋汤,油泼辣子汤,韭菜荷包蛋汤,豆腐汤,海带汤,羊肉汤,猪肉汤、鸡肉汤,还有肉臊子、素臊子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俗话说:百人百性,百人百味。于是,各地的制作者就会根据人们的爱好和口味,烹调出各式各样的饸饹汤来。由于对口味,因而,饸饹也就成为陕北人普遍喜好的一种面食了。
如今,在整个陕北,吃“饸饹”乃是家常便饭,无论城镇、乡村、饭馆、农户,到处都有各式各样的“饸饹”,缘何延安城里的商家却偏偏要把它冠以“延长”二字,使其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呢?
追根溯源,在过去那个艰苦的年代,在恶劣的地理环境和靠天吃饭的农耕方式下生存的陕北延长人,生活水平依然十分低下,日子过得很是贫穷。在那种条件下想要吃一顿“饸饹”,则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只有在那些大户人家有了喜庆的大事儿,或是遇到谁家婚丧嫁娶的“事情”时,人们才会在主动前去义务帮工之后,方能换取一碗热腾腾的“饸饹”。
在平常的日子里,寻常百姓家是难得吃一次饸饹的。所以,这种压面的“机器”——“饸饹床子”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有些地方甚至是一个村子只有那么一架饸饹床子,遇到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就借来一用。久而久之,用的年头多了,再加上操作时巨大的压力和面团的摩擦,饸饹床子的蜂窝状小眼儿就会越来越大,饸饹自然也就越来越粗了,直至到筷子那么粗了,这就是延长饸饹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用独特的方法做成的饸饹臊子汤,也是“延长饸饹”的一个特点:
农村人办红白喜事,早餐吃饸饹是必须的盛宴,延长人俗称为“喝汤”。这顿饭吃的人多,压饸饹的阵势也很壮观。
首先,在院子的角落里挖一个地灶,称之为“地锅”,安上一口庞大的锅,约一、两米的直径。满满的一锅水烧开后,在锅上架上“饸饹床子”,然后,四五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搭上两根胳膊粗的杠子,小伙子们坐在杠子的两头,使出浑身的力气往下压。饸饹床子底部,筷子头般粗、数米长的面条就会徐徐地进入翻滚的开水锅里。
延长饸饹之所以长,是因为压饸饹的机子特别大,据说,最大的床子一次可以装进去二升面。因此,长,也是延长饸饹的一大特点。长长地饸饹面条,有时一个大海碗连一根面都装不下,不得不去掐断它。
在农村办红白喜事,那是一定要杀猪的,有钱的大户人家甚至要杀上两三头猪。猪杀好后,就在一口巨大的锅里炖肉、卤肉、烧肉。做完肉以后,就有了一大锅熬制了一整天的肉汤。烹饪者就把土豆、胡萝卜、白菜、海带、黄花、木耳、炸豆腐、鲜豆腐和鸡蛋皮等切成碎钉,加上各种调料在卤汤锅里熬制成五颜六色的臊子。吃的时候添上汤,再泼以红红的辣椒油,配以绿豆芽腌制的酸菜,看起来汤红油亮、五彩鲜艳,吃起来五味俱全,令人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