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中的你,有过这样的场景吗?当着大伙儿的面发个言,明明打了很多遍腹稿,话到嘴边却大脑空白;路上与认识的人迎面相遇,赶紧低头佯装看手机,为要不要打招呼思前想后;参加聚会时故作镇定,一边努力当“隐形人”,一边尴尬而不失礼貌地保持微笑……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际交往却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不知所措。这样的焦虑为何产生?障碍从何而来?
所谓社交恐惧症,医学上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其实,大多数人声称的“社恐”并未达到疾病程度,而是由医学概念转化而来的网络热词,成为一种具有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
曾有调查显示,超四成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不论是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社恐自闭”,还是为保持界限感而形成的“职场社恐”,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由“拒绝社交”。只不过,这种回避行为并不会减少精神压力,“社恐式孤独”也很难带来长久的安全感。
帽子、墨镜、耳机、手机……如果用几个词勾勒“社恐”的形象,这些“装备”堪称“标配”。帽子与墨镜让面部表情不易被察觉,耳机是与外部划清界限的“听觉篱笆”。纵然人潮人海,我自一片清净。
02
值得注意的是,“社恐”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有研究发现,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社交,“线上热闹、线下独处”已成为一种现象。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信息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隔阂,“手机很近,你却很远”。互联网让社会交往实现了“不以山海为远”,但指尖跳动添加的朋友很难在虚拟世界辨别真假,信息科技下的隔阂由此而生。
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发布状态兴趣减弱……当前社交媒体平台上更为谨慎的分享行为,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网络社交行为的审视与反思。在快节奏、高负荷的信息快餐时代,无时无处不在的即时社交耗费着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深入交流,没有了分享快乐的心境,不再有心有灵犀的默契,难怪有网友说,“我的社交已破产,懒得去经营每一种感情”。
03
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但保持怎样的社交距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内向本就是种天生的性格,无需刻意迎合或改变,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机互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际交流,字节传输载不动惊鸿一瞥的万千情愫。
社交是一种刚需,社交的方式却有千千万万。就像有些人喜欢在深夜的小酒馆约上三两好友把酒言欢,有些人倾向于在沉浸式剧本杀中结识更多新朋友,有些人则独爱对月咏怀,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彻夜畅聊……技术丰富了社交的形式,但永远不是封闭自己、拒绝他人的借口。让人从孤独中解放出来的,除了人类自己,别无他途。
世界可爱,岁月可人。
以诚相交,温柔以待。
(本文作者:邝西曦;文章来源: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