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失眠,时间一长,对“熬夜”却没了感觉。直到周围朋友念叨,“年龄越大,越熬不动了”“熬一次夜,很久都补不回来”,这才意识到“熬夜”是多数人的苦闷。
熬夜有害健康,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是,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可抗因素”,如加班赶工、值夜班等,总是很难在工作生活与充足睡眠之间找到适度的平衡。当然,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热衷于“夜生活”,后半夜兴奋也是常有的事。无论情不情愿,现代人的“睡眠剥夺”客观存在。
后果显然也不甚乐观。多数人不会因为熬了夜而无视第二天“八点到岗”的要求,有几人又能时刻都精神饱满,甚至不焦虑、不烦躁?
其实,被压缩的睡眠,与其说是“眼皮的战争”,不如说是生活节奏的抗争。我们经历的每一次“睡眠剥夺”,何尝不是“节奏剥夺”?
生活,需要保持节奏感。
有两件事很有节奏感,一是音乐,二是跑步。很多人喜欢边跑步边听音乐,或许也是因为节奏感带给人的愉悦。当听到节拍分明的曲子,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跟起来,扭也好、动也罢,即便是一起摇摆,也会平添几分激情。更别说跑步了,在步伐间调整好呼吸,并非易事。对每个人来说,生活奥秘恰恰藏在音乐和跑步的节奏里:音乐过于亢奋,奔跑过于急促,像极了现代人忙碌的快;音乐相当舒缓,奔跑如同踏步,也类似于一些人的失落。
人生的快慢、急缓总是在节奏的跳动中转换,关键看如何掌握。
难的是,生活的节奏,或温柔或昂扬,从来不是简单的二分。一些人的确很忙碌,因为能够认清动力和压力的分界点,即便一天有25个小时,也不会被高强度、快节奏击倒。而有些人面对生活更多的则是悲观消沉,因为步伐凌乱、节奏慌张,甚至“丧”了起来。就像年轻人中流行的“丧文化”,虽有调侃之意,虽在“我觉我丧”中找到了一块舒适空间,但无意义的放空也换不来想要的激情与活力。
实际上,站在生活的路中央,一头是鸡血满满、一头是颓废不堪,向哪个方向奔跑都是自我消耗,非但踩不住生活的鼓点,反而会自乱阵脚。
生活更钟爱有意义的节奏。有三个女孩的故事值得一说:一个80后女孩来到陕北农村,住窑洞、种庄稼,写生画画,用颜色绘出黄土高原的感动;一个建筑学博士,随着科研团队来到云南和四川的贫困山区,用双手为当地人改造危房;一个名校毕业生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建书院以传播那些自己熟识的文化遗产。她们既难称伟大又不失平凡,不是因为多么惊天动地,而是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用恰当的节奏经营生活的美好,于己于人都散发着一种可贵:进击生活,因为热爱,所以精彩。
节奏感像火候,是技术也是艺术,掌握好才能烧出精致。制作一只建盏,若想复原成“曜变天目”,过程中有万千种可能,坯土搅拌的黏度、颗粒的粗细度、上釉的均匀度、烧制的时间与温度等等,无不考验制作者的力度、节奏与耐心,精品与次品也往往就在一念之差。时至今日,当人们讨论“精致”与“粗鄙”、“存在”与“意义”时,别忘了还有节奏与秩序。
有人说,熬夜是没勇气结束一天,睡懒觉是没激情开始新的一天。或许夜已深,“内在有激情,但是还是要从容不迫”,这句忠告在耳畔响起时,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重整行装再出发?
(作者:李洪兴,《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10日19 版 原标题:生活需要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