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这三分之一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另外三分之二的样子。
01
睡觉,给你充沛的精力
在《麦克白》这本书里有一句话: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
只要活在世上,处处要花精力,事事得费心思。
工作上得时时紧绷,疏忽了就等着挨骂和扣绩效。
学习上得需全身心投入,松懈了就落在别人身后。
家庭的方方面面要去操心,不然就一地鸡毛。
但生活是一场战役,没法毕其功于一役,在奋力前进时,也要懂得适时地养精蓄锐。
同事琳子曾坚定不移地抱着“早睡就是浪费时间”的观念。
明明工作没必要赶着完成,她也会主动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
真的不想工作时,也会追剧、玩游戏到深夜,反正就是要折腾点事情让自己做。
这时间一久,白天上班变得萎靡不振,开会时也常常恍惚不在状态,主管对此颇为不满。
后来琳子逼着自己十一点之前睡觉,过了半个月后,精神状态判若两人,变得容光焕发,看着就有使不完的精气神,做起事来也伶俐许多。
她自己感慨说:“该工作时好好工作,该睡觉时就好好睡觉,睡觉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
特斯拉的缔造者马斯克曾以一周工作120小时被世人津津乐道,但《赫芬顿邮报》创始人赫芬顿却不以为然,她以朋友的身份致信给马斯克,谈了一下关于睡觉休息的看法:
每周120小时的超额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你独特的品质,相反,它会浪费你的天分。你不能硬扛,这根本不是我们身体和大脑工作的正常方式。你肯定明白,违反物理定律是上不了火星的,同样的,违背了生活中的科学规律也是寸步难行的。
我们每天都是在高负荷地工作学习,如果没有休息好,对待生活只会更加力不从心。
睡一个好觉,才能有百分百的精力去跟生活斡旋。
02
睡觉,给你健康的身体
睡觉没睡好,伤神还伤身。
有一组关于“全国睡眠状况调查 ”的结果是这样的:
超过80%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逾60%受访者表示一周中超过6天都在熬夜,近80%受访者表示正面临因熬夜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很多网友也现身说法:
“熬夜三年多,半年前,我的左耳突然听不见了,而且身体真的很虚,脸色是蜡黄蜡黄的那种。”
“我大学有段时间熬夜很厉害,然后导致我呼吸困难,走在路上我会突然心口绞痛无法吸气一吸气就会心绞痛,要缓很久才能恢复。”
“熬了两三年了,我掉头发、嘴巴周围青黄色,牙龈出血,月经不调,双肾结石,眼睛经常流泪。”
……
很多人以为自己身强力壮,扛得住,殊不知所熬的夜,透支的是人生下半场的生命力。
作家素黑说:
自爱的首要条件就是先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不问理由地先强壮自己的身体。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善待自己。
我那当医生的哥哥,曾因为夜班导致睡眠不足,偶尔会出现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的症状,有时得吃药缓解一下。
后来,他就改变了作息习惯,每次值完班,马上回宿舍补下觉,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他很有感触地说:
“这样好好睡一觉比吃什么药都强。”
换一种观念,不要把睡觉当成一件不足挂心的事,而是把好好睡觉,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
毕竟,人生拼的是几十年,拼的是大半辈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真的笑到最后。
03
好好睡觉,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
渡边淳一说:睡眠良好,是一种真正的才能。没有睡眠能力的话,人们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就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
除了一些特殊工作的身不由己外,大部分人只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都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睡眠。
●提高自制力
有一份调查数据表明:
在熬夜人群中,有90%的人是在主动熬夜,另外10%的人才真的是迫于工作。
而这90%的人很多都尝试戒掉熬夜,但往往是功败垂成:
比如白天信誓旦旦地要早睡,晚上又陷于电视剧和游戏中不可自拔。
比如一再迁就自己,心底默默说再玩个十分钟就睡觉,然后一玩就玩到凌晨。
归根结底而言,还是自制力不够。
《睡眠革命》这本书认为: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会主动控制自己生活的节奏,提高自己的睡商,才能永远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工作和生活。
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从来不是从深夜去汲取的,而是在于对劳逸时间的合理支配。
不想沉迷于熬夜,就得努力做到自我克制。
●懂得自我调整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
渴望入睡,但心中有千万结,一夜未眠。
有时想着白天与同事的争吵,怎么就没有好好怼回去。
有时焦虑工作不尽人意,左思右想。
……
虽然满身疲惫,但愁绪太多,让自己辗转反侧。
如果我们因为烦恼而睡不好,那么会因睡不好而产生更多烦恼。
反之,只有养足精神了,才能抵挡得住生活的刁难。
事再大都不如睡觉大。抱着这样的心态,任它洪水滔天,你也能睡个安稳觉。
大思想家伏尔泰说:“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
睡好觉,养足精神,养好身体,世事都将奈何不了我们。
不要因为忙而疏于休息,好好睡觉,是为了更好地努力。
不要因为烦恼而夜不能寐,好好睡觉,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烦恼。
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生活就会为你打进一束光。
让自己睡前放空一切,醒后便能迎接新生。
早点睡,晚安!
(本文作者:南歌,文章来源:十点读书)